伟德BEVlCTOR1946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

2014-03-12

伟德BEVlCTOR1946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工作要点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集团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团队建设为龙头,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提升;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提高管理科学水平,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新的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领会精神强意识促改革,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水平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地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从中寻找学校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学校自信、学科自信、发展自信;根据国务院侨办2014年工作部署和未来大侨务发展格局、大侨务工作体系的建立,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学校建设发展的综合改革,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中期的检查和总结工作,积极谋划好学校今后两年的工作,并启动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工作,以实际行动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2.进一步深化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制定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推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和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根据“强调绩效,鼓励竞争”的原则,厘清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明晰学校和学院之间的责权利,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释放学院活力。

3.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落实《伟德BEVlCTOR1946校领导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部处领导要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听取意见,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改进工作,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4.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着眼于全校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着重解决一批与师生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组织,稳步实施,在确保实事工作任务如期完成的前提下,将实事办实、办好。同时各单位要注重对去年已办实事的“回头看”,在管理、服务等方面继续给予充分重视。各单位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已经办理的每一件实事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应。

二、深化公司产品改革,促进员工全面成长成才

5.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内涵建设需要,适当调整专业。启动“工程教育认证”建设工程,按国际标准建设学科专业,扎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员工素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教学资源课程库,推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建设。启动新一轮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将“两课”教育融入其中,打通境内外两类员工教育。继续开展“精彩一堂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开展“十佳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加强境内生源基地建设,拓展国外招生办事处,稳步提高生源质量。

6.推进公司产品机制改革。召开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工作会议精神,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有效激励研究生专注学业,提升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推进专业学位申报工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研究生工作站,探索专业学位公司产品新模式。开展博士点合格评估自评工作。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投入与管理。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争取优质生源。

7.探索境外生培养新模式。以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境外员工管理、培养模式改革》中期总结检查工作为契机,推动召开全校境外生工作会议,认真梳理境外生培养体系,推动境外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启动“菁英学堂”,拓展、完善境外生文化实践教育,推动“中国文化之旅”等主题实践活动和课程体系建设的精细化运作,并努力构建管理运作的长效机制,提升实践育人的工作成效。

8.整合资源推动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依托国家老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泛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文理工融合,使员工在全国各类重要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各类体育、艺术性全国赛事奖项获得上有大幅攀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不断提升员工社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创意创业竞争力。

三、完善人事制度建设,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

9.加强人才引进。加大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启动海外百名博士引进计划,提高海外优秀博士的资助待遇。加大与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校联系,继续实施百名博士引进计划。吸引和鼓励优秀教师,特别是新进博士教师进入公司博士后流动站深造,扩大博士后在站人员规模。

10.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配合《伟德BEVlCTOR1946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和《伟德BEVlCTOR1946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育。做好新一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厦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等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的征选、推荐和实施工作,扩充高层次人选队伍。

11.做好团队培养工作。组织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和福建省2014年公派留学项目申报工作。做好福建省百千万工程人选、博士后和青年高层次人才访学进修人选推荐。选拔资助3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前往国内(含港澳台地区)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从事访学研修工作。组织2014年全英文教团队格认定,继续与中山大学合作举办出国留学英语培训班。做好2014年度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人选申报。

12.推进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进一步调动全校教职工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多劳多得,优劳高薪”的分配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使学校老师福利待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同时,学校将配合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二级分配,将分配自主权下放到学院,充分调动学院的积极性,激发学院活力。

四、提高科研与学科水平,促进协同创新能力

13.提高科研水平与质量。结合《伟德BEVlCTOR1946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伟德BEVlCTOR1946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推动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加强科研人才、团队、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整合全校相关学科专业力量,鼓励学科交叉,找准突破点,联合攻关,大力扶植、激励中青年学者的课题申报,重点加强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的立项数和质量。推出《伟德BEVlCTOR1946文库》,力争在文科学术论著中有更大突破。

14.加强团队建设工作。出台《伟德BEVlCTOR1946加强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优先发展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培育发展学科三个层次推进团队建设,在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及奖项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团队建设质量和水平。落实《伟德BEVlCTOR1946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伟德BEVlCTOR1946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关于团队建设的有关项目,根据分类建设、统筹兼顾的原则,尽快下达团队建设经费。积极开展学科专业评估,全面组织学校相关专业参与国务院学位评估中心的专业评估。结合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实施,研究制定“绩效评估方案”,对学科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全面评估。

15.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加强“2011计划”的申报和实施。整合全校相关创新要素,认真分析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凝聚学校科研力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编制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实施方案,确保学校“2011计划”工作有序展开。主动跟进省级“协同中心”申报评审过程,积极组织下一轮国家级“协同中心”申报工作。

16.提升科研服务社会水平。研究制定“科研机制改革方案”,鼓励和促进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以及厦门软件园产学研基地的平台作用,加大改革力度,开拓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模式,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同地方的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地方举办的科研项目成果交易会、对接会、推介会。全力做好泉州“东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运营工作。

五、做好员工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17.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创建优良学风。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继续做好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评选工作,开展优秀毕业生座谈会、优秀员工标兵评选等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继续开展校风净化、学风调研、班风督导和考风纠察工作,创建优良学风。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加大对家庭困难员工的资助力度。注重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日常管理融入校园文化。

18.进一步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坚持“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特色,努力完善“精品活动全校统筹,特色活动学院主导,个性活动社团拓展,日常活动班级开展”的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格局。做好已有品牌校园活动,科学规划好2014年科技文化艺术节。在开展各类校级大型境内外生活动的基础上,启动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培育计划,鼓励和支持学院开展特色活动立项,涵养活动资源,精心组织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成果申报,建设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专题网站,总结和推广评选经验和优秀成果。

19.深化员工就业目标责任制与绩效评估。继续推行和健全目标责任制,完善就业工作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继续加强校企、校地合作,重点挖掘员工资源,完善各类招聘会的组织流程与信息反馈机制,强化创业服务指导,出台公司促进员工自主创业的相关措施,启动并跟进“老员工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强《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建设,力争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

20.进一步加强员工社区工作。认真总结两类员工条件下社区工作取得的经验,积极探索物业社会化条件下适合公司员工社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构筑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员工社区工作体系。

六、加强侨务理论研究,大力发展华文教育

21.推进侨务理论研究平台建设。适应新的海外侨情和研究需要,以研究方向为导向,全面、扎实地推进涉侨研究,争取在重大课题、重大项目申报上有新的突破。开展侨务公共外交研究,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专题研讨会。建设侨务综合信息平台,继续推进“海外华文教育情况普查及动态数据库”建设和《华文教育史》、《中国侨务》丛书相关子书的编纂工作。启动《华侨华人蓝皮书(2014)》编辑工作。做好“第三届中泰战略研讨会”的筹备工作。积极开展涉侨本科专业申报的前期论证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类涉侨培训。

22.完善华文教育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中华文化大乐园夏令营”、“中华文化大赛”等特色项目,拓展项目的国别和领域。组织举办第四届“泰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往届学员社会实践活动。

加大实施“面向华人,进入主流社会”的战略,继续巩固和扩大学校在泰国、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主流社会的影响,不断拓展学校在欧美的华文教育办学空间。继续承接国侨办“欧美教师中文研修班”、“华文教育·董事长研习班”、各类寻根之旅夏令营,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中文夏令营等项目,做好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移动数字课堂”的建设工作,推动“安哥拉总统基金会”项目,

23.加强华文教育基地建设。继续加大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和中华才艺(音乐·舞蹈)培训基地建设力度。完成2014年度普吉泰华国际学校的团队选派、课程设置、招生及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工作,做好学校竣工典礼及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推进伟德BEVlCTOR1946与泰国吞武里大学创办的中文教学栏目的制作、宣传和推广工作。

七、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空间

24.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学校国际化发展目标和各职能部门分工,理顺国际化战略推进机制与制度,根据各学院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国际化工作发展策略。扎实推进全英文教学专业及国际课程教育项目建设,加强全英文课程外专团队建设,做好校内全英文授课团队的选拔,建立健全全英文教学评估机制,启动全英文教学精品课程视频工程建设,加大对全英文专业课程图书资源库的投入力度。

25.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做好在泰国设立分校的相关论证与筹备工作进一步拓展与美洲、澳洲、欧洲高校联系,推进学校对外交流布局的合理性。利用中美1+2+1项目平台,与更多美国州立大学建立直接联系,拓宽合作领域。利用英国教育中心合作平台,提升与英国高校合作层次,与更多知名英国高校建立直接合作交流关系。巩固现有与台湾高校合作项目,争取与台湾更多高层次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推进合作模式创新,遴选一至两所知名度较高、声誉较好的外国大学,合作举办学院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6.进一步推动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认真做好厦航学院的招生工作,积极做好泛华学院的员工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不同办学模式下特殊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华光摄影艺术学院的捐赠准备工作。

27.推进校董和员工工作。做好董事增补及职务董事替换工作,加强对董事捐资项目的跟踪,推进侨捐项目库建设。为施天佑董事、魏腾雄董事、庄善春董事、方润华先生申请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表彰。完善学校、学院两级工作架构,建立全校性员工工作网络。进一步完善员工数据库。支持成立新员工组织,重点推进珠海员工会、湖南员工会的成立。发挥各地员工会的作用,促进相互联系和交流,形成支持学校办学的良好外部力量。

八、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服务教学科研工作

28.推进基础建设工程。抓紧实施2014年拟开工项目,启动泉州校区人才公寓二期建设、西区综合体育馆建设;推进厦门校区201台临时运动场的建设,抓紧实施华文教育综合大楼、羽网多功能馆、室外游泳池的开工建设。继续推进在建项目,包括泉州校区员工宿舍抗震改造工程、厦门校区员工宿舍莲苑1#2#楼工程、音乐舞蹈大楼工程、建筑学科实验大楼、土木学科实验及抗震防灾中心等工程。抓紧厦门校区实验综合大楼、测试中心大楼、综合体育馆等项目的论证、立项工作。继续推动集美区政府解决公司建设用地拆迁问题。

29.推进后勤新一轮改革。完成改革相关配套文件最后的研究出台,构建起人事、财务运行机制。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做好泉州校区物业社会化改革相关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制度;探索学校车辆社会化服务运行。推动后勤保障的精细化管理,建立起绩效优先的良性运行机制。启用厦门校区二期餐厅,在两校区餐厅全面推行凤竹后厨管理模式。继续创新完善房地产管理,做好厦门校区滨水商品房增量批次和泉州美仙山2#楼销售,加强周转房和公共用房管理,做好华大东片区改造的相关工作,努力提高保障力和房屋利用率。根据财政部和国侨办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30.加强财务管理。大力推进2014年财政专项的执行进度,做好2015年度中央财政专项预算的组织申报工作。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报销的审核管理,修订完善“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和“员工经费管理规定”。加强学校在各银行账户间的资金调配,优化跨区域银行账户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继续加强基本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发挥基本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职能作用。加强办学资金募集力度,广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经费支持。

31.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信息化校园建设一揽子方案。建设快速、高效、安全、规范的校园宽带网络基础平台环境和高效节能的新一代云数据中心,构建学校的供给网络存储系统和新型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快课程和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做好数字化校园基础支撑平台的建设工作,完成校园信息化数据标准建设工作。

32.改善实验室与设备条件。加快推进贵重仪器共享平台管理系统开发,组织实施“实验室示范化建设”第四阶段活动,推进分析测试中心建设的筹备工作,运用“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施2013版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

3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努力改进校园技术安全防范,从技术防范层面为校园安防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适时开展校园交通专项整治,创建良好的校园交通环境。积极推进消防安全,发挥消防设施集中控制功能,提升消防控制联动管理专业化水平。

34.提升图书与档案资源管理服务水平。启动新一轮特藏建设,重点建设“华大文库”和古籍库。完善和全面实施以学科馆员制为核心的管理、激励与服务体系。推进基于服务的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开展档案数字化工程,构建全新数字档案馆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档案管理和档案查阅网络化、数字化。开展新增类别档案的集中整理归档,重点开展设备档案、出版物档案、实物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声像档案等的集中归档指导督查。

35.做好离退休工作。继续抓紧离退休教职工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的落实工作,共享学校发展成果。发挥银色人才优势,在关心教育下一代、教学督导、文明校园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贡献力量。重在人文关怀,开展“双高期”(高龄期、高发病期)离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帮助新退休人员尽快适应退休生活,做好异地安置老同志的联系与扶助工作,坚持走访探望生病住院和孤寡的老同志,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慰问金和各项补贴的落实与发放。以幸福快乐为主线,配合老体协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艺术活动,着力丰富老同志日常文化生活。

微信扫一扫

关注伟德国际1946官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