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2月22日上午,研究生第六党支部在综合教学楼群C1-201教室组织开展“信仰如山,红船永赤”党史文化学习系列活动第二期。此次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与实践分享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述家乡红色场馆参观见闻与实践经历,引导大家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感悟革命精神的伟力,在思想洗礼中汲取奋进力量。
活动中,支部党员黄宇围绕“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带领大家回溯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开展的教育救国壮举。他生动讲述了1938年厦门沦陷后,陈嘉庚先生将集美水产航海、商业、农林三所职校内迁至大田县,师生们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在闽中山区延续教育火种的感人历史。在敌机的轰炸下,教师们在森林中搭建课堂,黑板挂树、师生席地而坐,坚守教学阵地,被誉为“福建的西南联大”。大田第二集美学村不仅是抗战时期教育救国的典范,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主义、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实践的生动教材。
入党积极分子吕永翔分享了归侨抗日英雄李林的事迹,通过讲述她放弃海外优渥生活投身革命、组建游击队英勇牺牲等故事,将抽象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家乡人熟悉的具体形象。这种“身边的历史”不仅激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也使支部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并非遥远的概念,而是根植于脚下这片土地,已然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分享结束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积极交流学习心得。支部党员张超涵表示,支部同志以家乡红色历史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说明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历史”,也要讲“小故事”,不仅要回溯过去,更要联系当下。
支部书记孙宇表示,学习党史是继承革命精神、弘扬优良传统的关键路径,党员同志们在寒假期间主动前往家乡红色场馆学习党史、感悟初心,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行动自觉。他认为,深入了解党在家乡的发展历程和奋斗故事,能够让党员和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初心使命,从而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仰,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扎根进入新时代的精神血脉。
支部表示,第二期活动拓展了党员们对党史的认识维度,从红船精神的起源延伸至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奋斗历程,帮助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的信仰如何在岁月变迁中一脉相承,在复杂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未来,支部将继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鼓励大家深入挖掘家乡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让这些宝贵财富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激励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昂扬斗志,砥砺前行。

会议合影
(编辑:何敬显,初审:任骁,复审:黄平,终审:余桦)